所以只要在建筑内,电动车放在房间里面,放在一楼建筑内,它很迅速地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楼道向上蔓延,所以给住户逃生的时间不多,逃生的方法不对的话那就很容易造成伤亡了。”
就在前两天,浙江宁波消防做了一个关于电动车火灾的试验。消防人员在一栋6层楼的楼道里点燃了3辆电动车,并在各个楼层安装了摄像探头和检测器。
在试验中可以看到,电动车燃烧两分钟左右开始爆炸,浓烟顺速笼罩整个楼道。3分钟后,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到,6层楼道全部被毒烟充满,4分钟时,5层以下的摄像探头全部被火焰烧毁,只剩6楼的摄像探头还在工作,此时6楼的温度已经达到39.2度,并在不断上升,旁边监测一氧化碳的数值已经爆表,氧气已经降到11%。7分钟时消防队员开始灭火。火灾扑灭后,在楼里记录数据的消防员也分享了他的体验:“房间里面都是烟,刚点了几分钟,里面温度就很高。温度测一下,大概200多度,我开门的时候就已经很烫了,穿普通衣服应该受不了的。”
针对近年频发的电动车亡人火灾事故,全国各地都在想方设法进行预防。南宁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整治工作,下发了《南宁市防控电动车火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电动车火灾防控专项治理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内容,从源头上抓预防,一方面号召居民购买合格的电动车,另一方面提醒居民要定期检测,并开始推广火灾预防措施。
张秋霞介绍,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在电动车停车区域加了一个分隔墙,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疏散区域。
电动车充电大厅被隔离后,即便着火,密闭的空间也会限制毒烟的蔓延,给居民留出逃生时间。除了隔离,南宁市还向消防隐患多的社区推广简易喷淋,点式报警和限制电动车充电时间的保护装置等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1日凌晨,南宁市西乡塘区一出租屋发生一起电动车火灾事故,通过视频监控发现,起火原因系电动车爆炸自燃引发火灾。因该户已经安装了简易喷淋和灭火器及智能充电系统,火灾发生后,喷淋和自动灭火器都发挥了作用,火灾现场十几辆电动车只烧毁了3辆,出租屋内的17名群众,无一人受伤。
杜兰萍指出:“虽然说现在电动自行车带来的这些消防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还是能够遏制的,第一个方面我们加强源头关的管控,建议有关行业提高电动自行车材质的防火性能;另一方面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落实责任,把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的内容;再有一个方面做的工作就是加大宣传的力度,要知道发生火灾的时候如何正确逃生,正确自救来避免在火灾中造成伤亡。”
进入2016年以来,电动车引发的火灾占到了南宁全市火灾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动车已经成了当地较大火灾最主要的导火索。南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定的普遍性。事故令人警醒,怎么办?首先,厂家应该生产更安全的电动车,这就需要更严格的国家标准和监管。目前执行的1999年颁发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并没有对电动自行车各部件的防火性能和报废期限提出要求,显然需要完善,据了解新版国家标准正在修订;其次,作为用户,买车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产品,买回家了,还得多学点儿电动车防火常识,比如别乱拉电线,别乱停放,别过长时间充电等等;最后社区也要加强车辆停放和充电管理,以防万一。一句话,买不买电动车是用户自己的事儿,但管好电动车却是关系到大家的事儿,厂家、用户、社区、监管都不能掉以轻心。